12月27日晚,由网赌软件排行榜前十名与网赌软件排行榜前十名亚太研究所联合主办、亚太所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社会与人文”系列讲座第四讲“国家有界,贸易无疆——洪特视野下的贸易猜忌思想史”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经理霍伟岸副教授担任主讲人。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教授致辞介绍了亚太所的基本情况并对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亚太所副所长赵玙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张继亮作为评议人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亚太研究所副所长钟诚主持。
霍伟岸副教授围绕洪特对贸易猜忌产生与发展脉络的理解,为听众呈现了一种角度新颖的理解近代以来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思想史画卷。他认为,建基于商业社会的新人性观的出现,形成了两种逻辑即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相互嵌入,以商业社会为基础的经济逻辑从自利或自爱出发、以效用交换为手段,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商业社会秩序,而政治逻辑是一种人为建构的强调边界与权力的逻辑,政治逻辑压制经济逻辑常常催生贸易的猜忌。霍伟岸副教授还从洪特的视野出发,介绍了近代以来贸易猜忌的思想史,他认为要充分理解当代的政治经济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19世纪和20世纪流行的“隧道历史”的狭隘视域,我们还需要借鉴试图整合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18世纪的思想史方案。此外,霍伟岸副教授还系统梳理了洪特关于解决贸易猜忌出路的讨论,向听众展示了历史上曾存在的六种解决方案,并围绕六种方案的基本逻辑与具体实施路径进行了阐释。最后,霍伟岸副教授还指出,贸易猜忌议题背后的两重逻辑对于我们理解从利益政治向身份政治转换的当代世界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认为利益政治与身份政治的关系也会存在多种可能的模式。
在评议交流环节,评议老师围绕霍伟岸副教授所讲内容展开讨论。赵玙佳老师肯定了霍伟岸副教授的讲演对我们深入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意义,她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基本已经达成了在市场与国家关系中经济逻辑占主导的共识,但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战的发生,使人们打破了对自由贸易与经济逻辑的崇拜感,开始重新反思市场与国家间的关系。此外,赵玙佳老师还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要回到18世纪寻找答案,21世纪与18世纪有何共性?二是思想史意义上的“隧道历史”其具体特征如何?
张继亮老师首先肯定了霍伟岸副教授对洪特著作的深度理解,他提出洪特应归属于第二代或新一代的剑桥学派学者。其次他认为,洪特认定休谟为现代政治学理论开创者的命题存在一定的误差,事实上,18世纪贸易猜忌出现的实质原因是主权国家的逻辑在贸易发展情况下的被扩大化,贸易猜忌的背后仍是霍布斯主权国家逻辑的扩展。此外,张继亮老师还指出,洪特的关于贸易猜忌的解决方案忽视了李斯特与康德提出的全球层面的政治体。最后,张继亮老师从自己对功利主义的研究出发,提出休谟与斯密对于财产权的安排与民族国家的看法可能会有助于回应一些现代学者对功利主义的狭隘批评。
讲座最后,霍伟岸副教授对评议进行了回应,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本次讲座以洪特对贸易猜忌思想史的研究为讨论出发点,系统解读了西方近代世界内部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所催生出的观念层面的各种方案,这为我们理解当代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政治经济议题的复杂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镜。
撰稿人:侯静雅
图片:赵玙佳、侯静雅
编辑:彭欢
责编: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