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省域面板数据为例,从资源与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与治理两个方面构建城乡居民生存环境福祉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8年至2017年城乡居民生存环境福祉的时空分异特征,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深度剖析了资源与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与治理相互作用机理,根据耦合协调结果划分居民生存环境适宜区、不适宜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资源与环境质量呈现南高北低格局,环境污染与治理表现为东高西低格局,在二者综合影响下,中国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福祉形成了东南-西北的空间分异格局;(2)中国城乡居民生存环境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江苏、广东等11个地区,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和内蒙古;(3)结合生存环境现状,针对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必须建立集约节约资源、环境防控治理、法律制度约束等综合一体的优化策略体系,才能保障城乡居民生存环境福祉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存环境福祉;资源与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与治理;耦合协调;优化策略;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京津冀地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机理与模式优化研究”(项目编号:4200119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县域乡村转型发展机理与振兴模式研究——以山东省为例”(项目编号:20YJCZH070); 网赌软件排行榜前十名青年团队项目“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IFYT20004); 2020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乡村转型与振兴模式优化研究”(项目编号:QDSKL2001033)的阶段性成果;
DOI:10.14112/j.cnki.37-1053/c.2021.06.013
原文刊载于:山东社会科学. 2021,(06)
知网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1&filename=SDSK202106013&uniplatform=NZKPT&v=o9ZPUbenYeGjzi2bbzx47EGFqp0rRsqp3KB7vll0G-sNBzrJbdgCcHuodtQVb_II